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简介
时间:2019-06-14 发布者:
华夏招生在线 点击率:4649
华夏招生在线经过全面咨询了解分析学习了如下招生信息供您参考并选择报考自己理想的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始于1947年,是我校建校初的主体专业之一。目前为国家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同时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具有推荐采矿工程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专业。所属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具有采矿工程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拥有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校内科研与教学平台,以及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省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等校外实践平台。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人,博士、在读博士20人,博士后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占9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业教师团队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师中拥有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人、省级专家4人、省优秀教师1人、校教学名师和青年才俊4人。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23项,企业委托项目63项,科研经费累计5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EI检索37篇,入选国家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2篇;出版专著及各类教材2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3项。
本专业秉承“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采矿专业知识,具有从事采矿工程领域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力,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毕业后主要面向矿业、轨道交通、隧道、地下工程等领域,可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长期以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优秀毕业生代表:
优秀毕业生代表1:1994届毕业生孙成坤,毕业后一直坚守在黑龙江省煤矿生产一线工作,现任龙煤控股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优秀毕业生代表2:2006届毕业生梁嘉,毕业后先后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个国家,从事采矿专业工作,现年薪130万元。
优秀毕业生代表3:2016届毕业生霍天宏,2016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矿物加工工程(本科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张老师):13766808246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5年,现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07年建成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是我国东北地区高校中唯一“以煤炭及其它矿物分选为主,资源综合利用与洁净煤技术相结合”为办学特色的专业。
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8人,外聘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人。建成黑龙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1门。
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设备资产总值12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近2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2003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质量稳步提升,毕业设计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18年硕士研究生考取率为21.4%;就业率连续5年在95%以上,就业500强企业的学生达40%。
本专业立足于服务矿物加工行业领域,培养具有矿物加工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的人才。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煤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重力选矿、浮游选矿、分离技术、特殊选矿、矿物加工工程设计、试验研究方法、洁净煤技术等。毕业生可从事矿物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规划、生产、设计、科学研究及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煤炭及冶金设计院、矿冶研究院、大型钢铁企业、全国各大矿业集团选煤厂、选矿厂等单位。
优秀毕业生代表:
优秀毕业生代表1:2009届毕业生任迪,就业于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后3年提拔为选矿厂副厂长,年薪20万元。
优秀毕业生代表2:2001届毕业生武思源,就业于山西煤炭设计院,年薪100万元。
优秀毕业生代表3:2017届毕业生袁方,2017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在中科院过程所工作,2017年考取南澳大学博士(与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全额助学金。

矿物加工实践教学照片

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地质工程(本科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田老师):15045075382
地质工程专业始建于2010年,是矿业工程学院的核心特色专业之一。专业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20%,硕士以上学历100%,具有博士学历的占43%。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及教研项目,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要开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方向的研究。
本专业是基础建设不可或缺专业之一,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专业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领域。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地质评价、工程管理等基本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等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从事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环境评价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地质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行业需求度高,就业领域宽,就业前景好,工资起薪较高,并随着工作年限及经验的增长,薪酬提升水平显著。近几年的毕业生90%以上就业于全国500强企业,研究生考取率达到30%以上。
2018届毕业生就业代表:王为,就业于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毕业后即进入工程项目与科研团队,成为团队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
优秀毕业生代表:
2018届毕业生就业代表:王为,就业于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毕业后即进入工程项目与科研团队,成为团队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

学生进行土的直剪试验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商老师):18745096009资源勘查工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的老牌专业,是建校之初的主体专业之一,拥有黑龙江省内高校中唯一有能力从事固体矿产勘查研究的教学科研团队。主要培养掌握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预测及矿产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决策与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地质调查、固体与能源矿产勘查、资源分析与评价、城市勘探、水资源与地热资源调查、特殊目标定位及军事侦察等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研究工作。
1947年建校至今,本专业已实现“煤炭、石油、金属与非金属”多矿种资源勘查与评价的全覆盖。新工科背景下,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采用“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扎实的知识、创新的意识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本专业已形成教学团队2个,科研团队1个。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博士、在读博士占比60%,硕士以上学历占比90%。近年来,编写教材8部、专著2部,申请专利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EI检索7篇),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 “优秀教师”等荣誉10多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屡创佳绩,获批大学生科研立项多项。
本专业建有地质科技馆1座,专业实验室3个、优质实习基地20余处,配备丰富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标本,拥有大量国内外领先的勘探、分析仪器,并与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生产实习合作,是黑龙江省内率先做到实习-设计-就业一体化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超96%(含考研学生)。就业单位以各省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勘查企(事)业单位为主。近年来,已有70余人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优秀毕业生代表:
1983届毕业生吴迪,毕业后一直坚守在黑龙江省资源勘查一线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2008届毕业生李小玉,毕业后工作在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现任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科研规划院院长。
2011届毕业生岳洪举,毕业后工作在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现任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七〇一队项目部主任,近三年共完成生产、科研项目2600余万元。


晶体光学实验
测绘工程(本科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窦老师):15104536271
测绘工程专业具有黑龙江省唯一的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拥有较完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现有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5人,助教2人,实验教师1人,教师团队中博硕学历比例超过65%。“3S技术”实验中心和测量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遍布黑龙江、北京、天津、湖北等全国各地,可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习实践需求,并为科研工作提供软、硬件设备保障。专业设有“中海达”奖学金,助力品学兼优学生完成学业。
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近几年,测绘教师团队锐意进取、内外联动,紧抓发展机遇,专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校生在全国和省内的测绘技能大赛中逐年获得佳绩。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从事基础测绘、城市测绘、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及开发、无人机摄影测绘、遥感和无人机数据处理、实景三维建模等方向的技术及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测绘、地理信息、国土资源、交通土建、资源勘查、矿产开发、房产测绘等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测绘生产及管理工作。
优秀毕业生代表:
申琪,男,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该生在校期间通过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各类实习实践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带领团队获得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毕业后成功就职于北京数慧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国土信息化方面工作。参加工作后,踏实肯干、严谨负责,工作6个月就被任命为威海大区项目项目助理,该项目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他本人也很快被公司任命为项目经理。

三院与黑科技校企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宁津生院士和我校师生合影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胡老师):13895753303 (王老师):13946029929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于2002年,学制四年,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7人,“双师型”教师2人。
本专业已形成“3S“技术与土地调查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矿区土地复垦等方向的科研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省哲社科研项目等21项,主持完成省教育规划课题、校级教研项目等12项,获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等共6项,公开出版专著3部、教材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10余篇。
本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已建成黑龙江时代国土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信达集团、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20余家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土地规划、整治、评价、估价等专业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等技术,具备土地规划、土地调查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国土领域职业能力,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面向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国土、测绘、城建、农林、矿产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城乡规划设计、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等相关工作,就业率一直保持95%以上。
优秀毕业生代表:
常飞,2007年毕业后到哈尔滨华地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然后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任职于大连市国土资源局旅顺口分局,负责土地储备管理工作。
罗前进,2007年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获得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硕士学位,被“海南省紧缺专业人才”引进计划招录,入职后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现负责村镇规划工作。

华夏招生在线为您提供了全面的招生资讯信息,欢迎您前来学习了解更多的招生信息!
免责声明:1、来源于:华夏招生在线www.zszxedu.cn国内专业的高考招生咨询服务平台,华夏莘莘学子梦想的起点!为全国各地考生提供高考、招生考试、高校招生、招生简章、高考报名、大学分数线、重点院校、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分数线查询等多项服务!2、友情提示:本网发布的部分招生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